一周内连获两面锦旗
两起疑难案件高效执结
法院"查控+惩戒+威慑"现成效
近日,陵城区法院开展集中执行行动,选择一批“骨头案”,梳理案件难点,精准打击一批意图规避、逃避执行的“老赖”被执行人。
王某在某典当行将一处房产典当,并办理了抵押登记,到期后,王某又与典当行签订了《续当合同》,并经公证处公正被赋予了强制执行效力。后王某未按照《续当合同》履行还款义务,典当公司遂向法院申请执行。
立案后,法院立即启动"总对总"网络查控机制,24小时内冻结被执行人银行卡、微信、支付宝等账户,强制传唤王某,释明拒不履行的惩戒措施,并发出《限制消费令》。在账户冻结与信用惩戒双重压力下,王某主动履行全部债务。执行完毕后,法院依法解除限制消费令,实现“惩戒失信”与“激励守信”并重。
在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中,陈某拖欠85万元工程款拒绝支付。申请执行人依据生效法律文书申请法院强制执行。陈某收到法院执行通知书后,口头表示自己筹钱,但迟迟不结清工程款。
为严肃法纪、捍卫公平,陵城区法院执行干警奔赴被执行人陈某所在地,上门对其进行拘留。陈某迫于压力,在法院拘留室与亲朋好友进行沟通,当天筹集钱款45万元,并就剩余40万欠款提出具体履行方案。
法官说法:
“执行有力度,司法才有温度。”执行局局长陈成亮介绍,法院坚持24小时线索响应、涉企案件“活封活扣”等机制,既用足罚款、拘留等强制措施,又通过信用修复引导主动履行,让群众感受到执行的速度、力度与温度。
案例:孙世龙 孙波